史书上不会去记是皇帝的过疚,只会记载是他们不作为,是他们这几位内阁辅臣无能,才导致的此一劫。
就像五十年前的土木堡之变,其实是英宗年少轻狂,脑子一拍,自个儿要御驾亲征,在这其中,王振扮演的角色,是促成此事,是让群臣同意了此事。
也是英宗走到中途觉得御驾亲征太苦,太累。想回去面子上又挂不住,又是王振给递的台阶,说此处离奴婢家乡近,不如去奴婢家里看看。
如此才导致了此后的土木堡之变。
在此事上,大半都是英宗的自身过失。
可史书上只会记载是王振蒙蔽英宗,撺掇英宗御驾亲征,也是他唆使英宗非要去他家里做客,才有此国难。
一切骂名全都由王振背着。
王振只是个太监,他可能不在乎什么骂名,但他们在乎,他们是文官,他们是士人,他们最在乎的就是身后事,最在乎的就是落在史书上的名声。
谢迁在乎,所以他才忍不住质问,刘健在乎,所以他被夹得难受,若是不在乎,那两难顷刻便解。
一阵的沉默过后,刘健又开口道:“我今年七十有四,年老体衰,这内阁首辅的位置,我担当不住了,我已写好了辞呈,向陛下告老还乡,不求其余,只求能落得个清净的晚年。”
听到这话,李东阳不得不接言了,“晦庵公何必要说此气话,好端端的何必要说这等辞官的话?”
“老夫说的不是气话,辞呈已是写好。”
说着,刘健自袖口里将那封辞呈取了出来,“今日未赶上时机,明日早朝我便当众交予陛下,求陛下准了我这告老还乡的事。”
“晦庵公!”谢迁又急了,跺了跺脚,“我的晦庵兄!我知道你心里有怨言,我方才质问与你,是我之过,在此我向你陪个不是,你莫要如此,朝堂如何离得开你?”
“于乔,老夫并不是与你有怨言,实在是有心无力,担当不起了,早几年前,老夫就想要辞官了。”
这话说得其实真心实意,几年前他还不是首辅,那时的首辅还是徐溥,那时刘健就想着告老还乡,结果徐溥比他先了一步告老致仕,这首辅的位子落到了他的身上。
然后刘健就不想着辞官了。
这几年的首辅做下来,有时也会觉得不易,但唯有这一次,实在是让他进退两难,又生出了辞官告老的念头。
起码现在辞官,还能保住个晚节。
也是真的老了,七十多的老人,整天还要为这些事情操劳,还是回家过几年安生日子,再也不馋和这些为好。
李东阳对此是万不同意的,如果刘公现在走了,这内阁首辅的位子八成得落到他的身上,到时候进退两难的就得是自个儿。
于是他只好接着劝道:“刘公,凡事总是可以商议的,世上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儿,一人计短,三人计长,我等商议商议,总能拿个法子出来。”
旁边的谢迁也道:“晦庵兄,我等商议商议,总归能想出个法子,若是你这个时候辞官,陛下会如何想你,群臣会如何想你?”
“于乔,宾之,你二人莫要再劝了,老夫意已决,只待明日就去辞官。”
(本章完)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相邻推荐:超能之主 少年赊刀人 天命守棺人 邪铃秘法 从文抄公开始成就武神 官途之权力巅峰 圣影邪尊 篡秦 疯了!带崽逃亡种田,王爷他竟以身相许 镇守边疆十年,相亲被骂臭要饭的 争魏 我是好哥哥 一池捞不起的波光粼粼 狂魔称雄 大夜 嗷呜!小狐妃娇滴滴,战神宠爆了 玄门千金,首辅肥妻逆袭了 狩猎高手 道门嫡系,刚下山就被拉去领证? 侠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