谜书阁

谜书阁>盛唐从娶杨玉环开始免费观看 > 第391章 皇家科学院(第2页)

第391章 皇家科学院(第2页)

张镐只负责提意见,李琩不听,他也不强求,只道:“陛下言之有理,当前还是应当以稳定为主,臣只是未雨绸缪。”

李琩点点头。

刘晏接着又上了一份奏书。

刘晏上的奏书内容,是请求让商人参加科举。

对于刘晏的这个上书,李琩没有立马同意,而是让众臣讨论。

众臣有一半多的官员反对。

大部分人还是觉得应该重农抑商。

对此,李琩也没有强行让刘晏的提议通过。

当然,李琩没有强行通过,并不是因为他不知道让商人参加科举有利于发展工商业,提高商人地位,而是他觉得有些事并不一定要从上而下,还可以从下至上。

两税法的推行,会催生更大的庄园地主,新盐政的推行,会提高商人的地位,刘晏改革漕运的雇佣办法,为雇佣关系提供了一个好的模板,这些政策,都在提高商人的实力。

等商人的实力提升到一定程度后,他们的地位诉求就会变得很强烈,到时候就能倒逼官员们同意他们参加科举。

唐朝中后期,就是如此。

因此,李琩并不想因为一时着急,就把矛盾全部集中到自己身上。

不过,李琩虽然没有强行通过刘晏的提议,却提出了另外一个思路。

李琩道:“我想成立一个新的司部,专职做技术开发。”

底下的大臣们经过和李琩这段时间的相处,大概知道技术开发是什么意思。

崔祐甫第一个跳出反对,道:“陛下,所谓技术开发,不过是奇技淫巧,大唐要发展,需要正本清源,农业才是大唐国本!”

张镐跟着道:“天子当行正事,陛下太过关注奇技淫巧,有失君主之正。”

太常少卿王玙道:“大唐要千秋万代,当重国运,重风水,不应做技术。”

崔祐甫和张镐,他们还不知道技术变革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多么重要,他们的认知里,就是觉得千百年后,国家还是以农业为主。

太常少卿王玙则是一个崇尚封建迷信的人,他觉得一切应该以封建迷信为主。

这些事,李琩和他们解释不清楚,只能道:“父皇喜欢歌舞,兴建梨园,朕喜欢技术,因此也要建一个技术园。而且,张侍郎和崔侍郎既然认为大唐应以农业为主,那朕要建的技术园,第一个要研究的技术,就是农业。”

张镐和崔祐甫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反驳了。

李琩接道:“朕的初步设想,技术园先设三个曹部,一农业研究,二武器研究,三造船业研究。”

农业研究,李琩的想法是培育优良种子,武器研究,则以先前岑参带的那帮研究黑火药的人为主,至于造船业,李琩则是想搞出航海船队。

而且,任何一个行业的研究,都不是孤立存在的,比如蒸汽机的气缸改良,就是得益于大炮的镗床技术。

李琩对工业技术,并不十分了解,他只知道最初级的东西,但是他相信,古代人的智慧并不差,他只要加以合适的引导,再给足够的资金支持,这些古代人,是能创造出他想要的东西的。

其他人见李琩主意已定,也不好继续反对,都当李琩是一时兴起,觉得让李琩自己玩玩,也就过去了。

李琩见大家没有反对,就让司农寺、岑参、刘晏的造船队,分别挑出人,组建一个新的司部,命名为大唐皇家科学院。

队伍得以组建,接下来就是挑选领头人,带领队伍里面的人干实事。

李琩正犹豫挑选领头人的时候,袁晁回来了。

袁晁带回了好几车的稻谷种子。

李琩亲自接见了袁晁。

袁晁再次向李琩描述了带回来的种子的特性,这次李琩彻底确定了,袁晁带回来的,就是占城稻。

占城稻早熟、耐旱,耐贫瘠,生产周期短,南方低纬度,可以一年两熟,产量大。

如果引进,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粮食不够的问题。

唯一的缺点,就是味道不太好。

当然,也有人觉得,即使引进占城稻,宋朝也掉入了马尔萨斯陷阱。

所谓马尔萨斯陷阱,说的是人口增长是按照几何级数增长的,而生存资源仅仅是按照算术级数增长。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开局被绿,没想到我成仙帝回来了  咬一口糖  庸仙人  重生之资源大亨  大明:从教朱元璋做事开始!  重生爱我的竹马  煤气罐没用?看好,我只教一次!  都重生了谁还会心动  小叔叔的床它又软又暖  1855美国大亨  我明明是个内奸却当上宗门老祖  在女多男少世界里做完美男神  愿星星  离婚后,沈总夜夜跪地轻哄求复婚  晚妆媚  甜!交警队长是竹马  星际采集工  向神明许个愿  养成系女神:听劝后,我成了天后  傻女王妃有空间:王爷相公认怂了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