谜书阁

谜书阁>开局推到系统 > 第92章 知识的传承(第1页)

第92章 知识的传承(第1页)

不论陛下是否相信,曹忠始终将这十斤岭南雪糖当做楚王殿下送予陛下的礼物。

杨仪对此并不纠结,他感慨道:“制糖是小事,他愿意引领岭南百姓摆脱贫困,过上好生活,这才是真正的难能可贵。”

“有了岭南白糖,岭南百姓除了种植粮食,还可以种植甘蔗出售给岭南雪糖厂,从而增加自己的收入。”

“如此一来,百姓不仅家有余粮,还有闲钱。”

“昔日文帝推行诸多惠民政策,力求藏富于民,使得大汉国力迅速提升,百姓生活日益富足,老三倒是颇有文帝风范。”

现在杨仪不说儿子像自己了,杨仪自觉虽有所建树,但相较于老三直接推行惠民政策的魄力仍有所不足。

事实上很多皇帝并非不想颁布真正惠及百姓的政策,实现藏富于民,而是颁布的这些惠民政策大部分落不到百姓头上,很大概率会在实施的过程中被世家豪强利用,增强世家豪强的实力。

南海郡一穷二白,杨斐铁血镇压本地六大豪强,并借着这股雷霆之势推行新政策。

但凡你不想步六大家族后尘,就得老老实实执行楚王的惠民政策,敢耍小心眼,就得看你人头硬不硬。

但在大隋其他地方,则无法如此。

拿最简单的例子来说。

百姓开垦十亩地,官员可能会上报不实之数,截留部分土地收益,或是五亩,或是六亩、乃至更狠的直接截留九亩地,百姓能留下多少,全看当地官员有多少良心。

百姓势弱,又无从申冤。

最终只会变成百姓不愿再垦荒,而是给世家豪强当佃户,为世家豪强垦荒,因为世家豪强会给稍微好一些的政策,让百姓给自己垦荒,从而名利双收。

如此,皇帝的惠民政策未能真正惠及百姓,反被世家豪强所利用。

这还算温和的。

更为严酷的情形则是,百姓被迫为世家垦荒,或是被冠以莫须有的名义,令其辛苦耕种的田地被世家豪强侵占。

即使皇帝获悉这些不公之事,也仅能象征性地砍几个替罪羊的头颅,无法真正改变现状。

杨斐之所以能行,原因有二。

一是因为岭南的世家豪强并不强大,杨斐一千御林军都能把南海郡最强大的六大家族给灭了。

若是换成五姓七望,或者弱小一些的山东士族,又或者再弱小一些的陇西勋贵。

他们会怕皇帝?

二便是杨斐根本不依赖这群世家豪强,他直接颁布招贤令,从其他地方招揽寒门子弟,甚至是读过书的商贾子弟,不跟你们这群本地世家豪强玩。

反观皇帝,却不敢轻易脱离世家势力。

杨斐的优势在于,他可以在岭南之外的大隋各地寻找人才,而大隋却无法做到。

因为大隋之外多为未开化的地带,何来人才?

其次,杨斐只需要一些县令之才足矣。

而朝廷却不行,泱泱大隋无法仅依靠这些人来治理庞大的疆土。

最后,一旦朝廷擅自大量提拔寒门或商贾子弟,那些强大的世家必定会群起反对,甚至可能引发叛乱。

百年王朝,千年世家。

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说,世家的力量与底蕴不容小觑。

杨仪看出杨斐想要改变这种现状的念头,因此后者才会在岭南那等不毛之地创建教育部,整顿书院、规范师资,为岭南彻底摆脱世家影响而努力。

但杨仪并不看好。

书院与老师并非打破世家知识垄断的绝对手段。

自先祖仓颉造字以来,人类经历了石壁刻字、龟甲刻字、竹简刻字,再到竹签蘸墨书写,以及蒙恬发明毛笔,直至纸张的发明。

知识的传承从来不是依靠口头传授,而是文以载具。

口头传授只适合一两代的传承,而跨越百年、千年的知识传承,仍然需要借助工具来承载文字,如此才能一直流传下去。

但纸很贵,绢布也贵。

竹简又太笨重,不及前两种方便。

再加上印刷技术的限制。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

相邻推荐:穿成恶婆婆,村里荒年都吃上肉了  聿少夫人又甜又软  怕你难过  修仙:我成了主角团的攻略对象  穿越荒年,我要提升全朝幸福指数  空间福门醉海棠  镇魔风水师  逆天火神  表白丰满校花后,我在股市封神  施法永久加法强,我圣光百亿增幅  重生后不小心变成了末日大佬  诡异侵袭  从曹贼开始的无限战争  身份被夺?八零真千金带空间虐渣  侯门弃妇她是黑心莲  洪荒:跟通天打赌,喊来亿万大帝  开局被卖,从家徒四壁到富甲一方  修仙之后她死了又活了  重生被迫换宗门,真千金她赢麻了  风流桃运小农民  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